党团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团建设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器材公司党委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现场教学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21-05-26   点击:

为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5月20日至22日,器材公司党委书记赵海能同志带领在职党员一行28人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凝聚奋进力量。

来到巴中市城南南龛山,党员干部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重温了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紧接着大家走进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依次参观了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碑林长廊、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认真聆听了徐向前、刘伯坚、张琴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故事,真切感受到那段不凡历史的艰苦卓绝,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爱国情怀。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青山埋忠骨,红星照后人。在通江县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全体党员瞻仰了“川陕忠魂”纪念碑、铁血丹心主题雕塑、英烈纪念墙、“赤化全川”石刻标语,大家迈步千秋大道,拜谒烈士集墓、无名烈士纪念园,在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碑前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军后代王建刚讲述祖孙三代义务守陵的故事。途中,大家自发唱起了红歌,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充分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image007.png


image009.jpg


“你曾热血染红大地,那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美丽,你曾吞下树皮草根,那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甜蜜……土里的你是我扎根的灵魂,地上的我是你生命的延续,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永远活在你们的事业里!”在全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红军烈士集墓前,大巴山干部学院通江分院符亚豪老师为党员干部作了题为“缅怀先烈 继往开来”微党课,激情讲述了当年红军将士与敌人“战斗直到胜利”英勇牺牲的悲壮场面。“一开始牺牲的烈士是一人一棺安葬,棺木不够用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就捐出自家房屋的楼板,让红军做成匣子安埋,匣子不够用的时候就用竹席裹埋,到最后甚至连竹席也不够用了,就只能挖大坑集中掩埋……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座红军烈士集墓,这里面就长眠着7800余名红军英烈。”听到这里时,不少同志都眼噙泪水,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先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虽九死一生却从不放弃的崇高信仰,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他们的精神将指引鼓舞着我们继续更好的前行。


image011.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红色基因就是我们永恒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和前进的动力。

红四方面军从进入川陕边到撤离根据地,近两年半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军先后经历大小200余场战役,无数红军将士壮烈牺牲,长眠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英烈就有25000余名,“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些英雄烈士“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驱”,他们是民族最坚强的脊梁,是共和国最闪亮的坐标,是永远的精神丰碑。“硝烟已逝,功勋永存”,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革命英烈,致敬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明天还将继续学好党史,坚定信念,担当实干,奋力开创公司、中心各项事业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关注我们)